想必不少读者朋友都在朋友圈、群聊当中看到了一条传闻,随之还附上了多张图片和视频,其中有一张“烟草鉴定报告”、两张医院的检查结果、一张医护人员在救治患者的照片,一段三秒的一群人在搬运纸箱的视频。以上这一些材料,被组合在一起,构成了一条传闻:

  不少朋友肯定以为,按照格物消费一贯以来对 YOOZ 的关注,肯定会马上奔赴一线狠狠吃一波瓜。但实际上,我们从昨天早上得知这一消息后,既没有转发传播,更没有写一篇报道,甚至这一篇看法中,我们也决定尽可能不放图片、截图、视频,以避免更大范围的传播。

  简单来说,我们大家可以主观认为,图片视频指向的是同一件事,但也可以完全不这么认为。照片也好、视频也罢,都无显著的、可供识别的时间、地点、人物。换句话说,这完全有很大的可能是各不相干、天南海北发生的许多件事情,被强行凑在了一起。

  大家有看到那几张疑似医院出具的图片,不妨放大仔细查看,其中的“描述”和“左肺室有积水和少量血液渗出”;以及下面的“诊断”和“由于电子烟重金属和甲醛属摄入过度导致肺部积液”,字体的粗细、深浅、颜色是存在很明显差异的,换言之可能是P图。

  另外,格物消费也向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进行了求证,其也向我们表示了怀疑,常规的报告几乎不会以这样直接下结论的方式写是什么引起的,我们也拿到了一个截图供大家参考:

  首先,需要明确“检测”和“鉴定”的关系。图上主要是针对成分的分析,如果是这样,那么应使用的措辞其实是“检测”,而不是“鉴定”。

  一份检测报告应该包含啥东西?至少有检验测试单位、报告编号、样品名称、委托单位、检测类型,并且加盖公章。这些作为一份鉴定报告,应有的要素都没有,这叫哪门子报告?

  OK,按照整个篇幅的重点来讲,这应该是一份检测报告,但最后又给出了一个结论:“产品名为柚子烟弹检测结果为假冒伪劣产品”

  从样本的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超标,可以推导出假冒伪劣吗?不能,只能推导出检测样本是劣质产品。

  甚至这一张所谓“烟草鉴定报告”的图片都是高糊画质,甚至连序号的排版都是错位的。我们暂不清楚这份“报告”的出处,也不知道是否为一份正规报告简化加工得来的,但即便如此目前图上所呈现的信息,也是不完整、不严谨、不专业的。

  1,任何时候,格物消费对于任何制假售假行为,都只有一种态度,那就是。假货对行业的影响是无穷大的,不仅是对被造假的品牌的伤害,更是对用户生命的伤害。

  2,我们并不肯定“假货抽出血”的事件一定没发生,但以目前流传的这些证据来看,存在着很多疑点,如果继续放任它们流传,我们大家都认为并不是好事。

  3,或许有朋友认为我们和 YOOZ 有过节,如果真是如此我们大可用这些材料狠狠带一波节奏。但我们再次重申,说真话才是我们一贯的宗旨,如上这类捕风捉影的事情我们坚决不发,哪怕是与 YOOZ 有关。YOOZ有很多问题,但我们绝不会故意去黑,在这件事上,我们大家都希望YOOZ能有所反应,澄清➕追查,做一个对消费的人负责的品牌。